不管是哪種作物,要想有合理的施肥策略,就必須先了解該作物的生長階段有哪些。
大蔥施肥分育苗期(苗床肥)與定植后田間生長期兩個階段。
首先,大蔥育苗期基肥要重施。一般每畝施2000~3000千克優(yōu)質(zhì)土雜肥、圈肥和40~60千克過磷酸鈣作基肥。整地前撒施于地面,然后淺耕細(xì)耙,使肥料與土壤充分混合后整平做畦。播種時每畝撒施尿素5千克或復(fù)合肥10~15千克作種肥,鋤勻耬平,使種肥與畦土均勻混合,以免傷種。一般越冬前苗床不施肥、澆水。越冬期為確保幼苗過冬,在土壤開始上凍時,可結(jié)合澆越冬水追施少量的氮、磷肥,并在地面鋪施1~2厘米厚的土雜糞、圈糞等。翌年春天蔥苗返青時,結(jié)合澆返青水追施返青提苗肥,一般每畝施磷酸銨 10千克。在幼苗旺盛生長前期和中期,根據(jù)幼苗的長勢,可各追施一次性氮肥,每畝施硫酸銨5~10千克或尿素3~5千克。定植前控肥控水煉苗,能提高定植后的成活率。
其次,大蔥定植前要施足基肥,以腐熟有機(jī)肥為主,一般每畝施5000~8000千克。含磷鉀少的土壤畝增施磷酸鈣25千克、草木灰150千克或硫酸鉀10千克。此外,每畝撒施磷酸銅2千克、硼酸1千克。普施與集中施相結(jié)合,普施在土地耕翻前撒施,集中施是開蔥溝后在溝內(nèi)集中施用。大蔥田間生長期間追肥應(yīng)掌握前輕、中重、后補(bǔ)的原則。追肥要與中耕、培土和澆水相結(jié)合。
立秋至白露是大蔥的葉片旺盛生長期,要追施“攻葉肥”,以確保葉部生長,為大蔥優(yōu)質(zhì)高產(chǎn)奠定足夠的光合營養(yǎng)面積。立秋、處暑追施攻葉肥。立秋次追肥,每畝施土雜肥、炕土、舊墻土3 000~4 000千克或餅肥150~200千克,也可施尿素10~15千克。施在溝背上,中耕使肥、土混合后劃入溝中。處暑第二次追肥,每畝施餅肥50~100千克、人糞尿750千克、過磷酸鈣30千克、草木灰100千克,施后中耕、培土、澆水。白露至霜降,是大蔥發(fā)棵期,即蔥白形成期,大蔥的生長量和需肥量都較大,要重施追肥,在白露和秋分各追施一次發(fā)棵肥。白露第三次追肥,每畝施硫酸銨15~20千克或尿素10~15千克,草木灰100千克或硫酸鉀10~15 千克。秋分第四次追肥,每畝施尿素15~20千克或復(fù)合肥20~30千克,草木灰100千克或硫酸鉀10~15千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