當前,安徽省小麥主產區(qū)已進入收獲高峰期。據省農業(yè)農村廳消息,截至6月2日17時,全省已收獲小麥2557.1萬畝,進度為59.7%。當日收獲748.1萬畝,投入聯合收割機8.8萬臺。
又是一年豐收季,麥浪滾滾穗飄香。在太和縣,當地151萬畝小麥的夏收大幕已經拉開。在麥收會戰(zhàn)中,太和縣將投入小麥聯合收割機3600余臺、各類農業(yè)機械近1.2萬臺(套),預計6月6日前后全縣小麥基本收割完畢。當地組織全縣主要的農機合作社成立多個農機服務應急小分隊和鄉(xiāng)村夏收互助隊,幫助因疫情不能按時返鄉(xiāng)人員和缺少勞動力的特殊家庭搶收搶種,確保應收盡收、不漏一戶。由于近日天氣多變,當地協調機械抓緊搶收、及時烘干,確!柏S收在望”變成“豐收到手”。
濉溪縣扎實做好技術服務和后勤保障,協調疫情防控指揮部和交管部門暢通跨區(qū)農機運輸渠道,幫助農機銷售企業(yè)及早準備生產所需各類農機具、零配件和油料等物資的儲備供應。與中石化、中石油公司加強聯系,開辟農機加油“綠色通道”,采取對農機優(yōu)先、敞開足量供應,并落實“三夏”農機用油優(yōu)惠政策。組織農機生產經銷廠商,做好“三包”服務和售后服務,努力做到有求必應,確保機具性能良好,順利作業(yè)。
5月31日,在滁州市瑯琊區(qū)三官街道全程機械化示范基地,麥浪滾滾,機械轟鳴。該區(qū)農業(yè)農村局充分利用晴好天氣,組織農機專業(yè)合作社調度20余臺大型農業(yè)機械,開展小麥搶收、秸稈收儲、水稻機插等農業(yè)社會化服務。根據已收面積測算,預計平均畝產約800斤,與去年相比增產約20%。6月1日上午,碭山縣舉辦小麥機收開鐮儀式,今年全縣小麥種植面積41萬余畝,計劃投入聯合收割機520余臺,預計6月5日到7日進入小麥收割高峰期,6月10日小麥收割基本結束。
(來源:安徽日報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