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年來,韭菜灰霉病的發(fā)生嚴重,給韭菜的生長帶來了很大的危害,為了減少灰霉病給韭菜帶來的危害,小編為大家介紹一種用農藥防治韭菜灰霉病的新技術。
韭菜灰霉病主要為害葉片。分為白點型、干尖型和濕腐型。白點型和干尖型初在葉片正面或背面生白色或淺灰褐色小斑點,由葉尖向下發(fā)展,病斑擴大后呈橢圓形或梭形,可互相匯合成斑塊,致半葉或全葉枯焦。濕腐型發(fā)生在濕度大時,葉上不產生白點,枯葉表面密生灰至綠色絨毛狀霉,伴有霉味。干尖型由割茬刀口處向下腐爛,初呈水浸狀,后變淡綠色,有褐色輪紋,病斑擴散后多呈半圓形或“V”字形,并可向下延伸2-3厘米,表面生灰褐或灰綠色絨毛狀霉。韭菜在貯運中,病葉會出現(xiàn)濕腐型癥狀,完全濕軟腐爛,其表面產生灰霉。
防治方法:棚內發(fā)病初期采用煙霧法或粉塵法:煙霧法用10%速克靈煙劑,每畝每次250克熏煙,粉塵法用10%滅克粉塵劑,每畝每次1公斤,在傍晚時進行為宜,每隔10天1次,連續(xù)或與其它防治法交替使用2-3次。防重于治,每次收后培土前及發(fā)病初期,用50%多菌靈或70%甲基硫菌靈可濕性粉劑500倍液噴淋,必要時選用50%速克靈或50%撲海因或50%農利靈可濕性粉劑1000-1500倍液,每隔7-10天噴1次,連續(xù)防治2~3次,效果不錯。
灰霉病病菌是極易產生抗藥性的病原菌,一般的方法無法起到的作用,為此,在保護地栽培條件下,應該采取農業(yè)防治,精細管理和藥劑綜合防治措施。...[查看詳細]